培養台灣向外的國際體壇人才:沒有心不要來唸,就算成績很好也一樣!︱國立臺灣大學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程 連玉輝教授
Yory 編輯團隊|2025-11-17
瀏覽數:13


「年輕的本錢就是你可以盡量的 try , try 到自己真的很喜歡的,這樣的人生才精彩!」談到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程的選才,臺大的連玉輝教授鼓勵同學多花時間在未來學習規劃的準備,並且真誠的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對於那些具備體育運動經驗也嚮往投身國際運動組織的同學,這裡就是生涯最好的學習跳板!


體能成績非頂尖,也可以有一展長才的舞台


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程與運動產業緊緊相連,希望學生能進到運動組織裡發展,培育能代表台灣的國際外交人才。那麼此學程和一般體育系有什麼不同?體育系專注在身體與體能的教育,有機會成為非常頂尖的體育選手,但卻不見得能在體育組織的管理或國際事務上施展身手。


連教授說,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程會招收運動績優的學生,也歡迎運動表現未達頂尖但也對運動事務抱持熱愛的同學。這裡有機會讓你在體育運動的領域好好發展,有很好的選手,誰為選手預備競技的舞台呢?最好的人選是熟悉體育運動的專家,知道怎麼行銷、怎麼管理、怎麼設置器材、怎麼在國際上發展。「我們希望每一個畢業生都可以成為 CEO ,進到各個國際組織裡面擔任要角。」


國際體壇的人才推動者,須具備的四大能力


  • 對體育運動的熱愛:「來申請的同學一定要對運動充滿熱愛。」運動的過程其實是很無趣的,需要非常漫長的練習,即使接受了很長的訓練可能也沒有任何的成果。更別提在台灣,體育從業人員的薪水和其他產業有很大的落差。以教練為例,每天用 24 小時在照顧選手,但從薪水來看是不成比例的,沒有使命感和熱情很難撐下去。
  • 有很好的外語能力:許多系上學生多益都拿金色證書,此外還需要具備其他語言能力才能在這個領域有好的發展,像是法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都很重要。
  • 具備體育運動經驗:來申請的同學不一定要是選手,但相關的概念和經驗是必要的。
  • 個性大方喜歡與人互動:同學要喜歡與人交流、分享自己也認識不同人的故事。


「申請動機、過去經歷、未來計劃」都很重要,這樣寫就對了!


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程的學生人數不多,也因此相當看重同學在運動方面的未來學習計畫與申請動機。「我們想了解你的熱情,為什麼要來申請這個學程?對於運動事務的執著和嚮往又是什麼?」系上招收不過 10 來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是傾盡全力栽培。


  • 動機連結自身背景:運動產業這麼廣,為什麼同學對某項運動特別有興趣?可能在中學時,因為參與游泳運動校隊,所以對於這項運動特別擅長,想要更深入暸解這項運動的起源及目前國際賽事的狀況。
  • 帶出過往耕耘的努力:不要複製貼上或代筆,因為運動表現的成果(獎狀),過程中努力的痕跡…這些都是無法騙人的。
  • 整合系上資源做規劃:系所官網有一份全年級課程架構的資料,同學當然可以參考,但不要直接拿來使用。「這是系上的架構與大方向,你要在裡面放進屬於你自己的血肉。我們提供資源,但在這個框架中要怎麼走?這些資源可以怎麼樣培養和幫助你?」可以先想想「我希望學習到什麼」,以此延伸出對未來的規劃。從跆拳道轉網球當然可以,但轉折是為什麼?不說清楚,審查老師就會覺得你在亂寫。真誠的呈現出你最好的一面,不要為了加分而做過多的包裝,沒有就沒有。


圖/臺大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程課程架構(全年級課程架構


教授強調,系上花費時間和心力在國際間連結並爭取資源,他語重心長的說:「運動成績好跟學習規劃是兩件事,進入大學是老師要栽培你,因此真的喜歡再來申請!」曾有同學具備優異成績,但學習規劃和就讀動機寫的很差,或是只有圖表而欠缺描述。「你沒有準備,我們也沒辦法給你機會。」


實際審閱審查資料,這些重點你抓住了嗎?


  • 提出運動事務相關經驗:連玉輝教授分享,去年有 40 個申請者來報考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程,每個同學表現都非常好,但其中有一個孩子是學滑水的,到國外參賽經過許多歷練,外文也相當好。「類似這樣的個人經歷非常重要,你有沒有參與過哪些運動項目?有沒有國際相關的經驗?」不一定要與運動表現相關,運動國際事務的參與經驗也很加分。
  • 盡可能清楚的描述動機:以表格來呈現未來的學習規劃是不錯的方法,但若只有表格或列點,卻沒有深入的描述,教授還是沒辦法理解同學的申請動機和其中的意涵。舉例來說,為什麼規劃修完體育基本課程,會想跳到管理學院去修課?或許是看過奧林匹克在體育管理上的一些問題,所以想鑽研運動管理。除了規劃表格,別忘了好好敘述一番!
  • 把四年目標清楚寫出來:同學在大學四年的目標分別是什麼?想到哪一個協會實習、出國看什麼比賽?「你每年的目標愈清楚,我們就愈可以幫助你們配對進入適合的協會或國際組織實習。」
  • 社團與幹部經驗不可少:系上要培養的是具有領導力的人,同學在高中三年參加過哪些社團?有沒有當過幹部的經驗?此外還建議有校內外競賽表現的紀錄。



真的喜歡最重要!「學程」提供跨域選系的機會


連玉輝教授解釋,同學來申請的是「學程」而非「學系」,是因為學程重視跨領域的學習,假使同學讀到一半發現更大的熱情,轉往其他學系還不會太困難,因學系與學系之間的轉換門檻較高。「或許沒辦法一下就走到自己喜歡的位置上,但我們就是提供學生一個保護,如果你想出去外面走走也可以,沒有地方也可以回來──我想確保我的學生走在對的路上。」


有些老師是網球專長的奧運級選手,就可以在運動職涯上給予同學實際的指引:怎麼往國際賽前進?不走國際賽的出路有哪些?他多次強調,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程培養的是處理國際運動事務的人才,不只是能參加比賽而已,更要看看國際賽事怎麼運作。


當然,國際賽事的獎金確實會吸引有天賦的同學投身這個產業,在跟上時代、發揮所長之餘還能賺點錢,好好的過生活。「不過,重點還是在於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並幫助台灣的運動產業在國際間發光!」




本文章及影音內容著作權為 Yory 平台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想知道其他教授怎麼看學習歷程?看更多 Yory 教授專訪!

相關標籤

學習歷程
科系探索
管理學群
遊憩運動學群
運動管理學類
臺灣大學
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程
學習歷程自述
就讀動機
社團活動經驗
幹部紀錄

如何輕鬆寫好學習歷程檔案?

讓Yory優歷的 AI 輔助寫作評鑑,帶你快速掌握寫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