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大玩 JOB|2025-09-08
瀏覽數:30
在嘉義布袋的沿海小鎮 – 東石,有一位「風車達人」的風車沿著台十七線架起(他的朋友其實稱他為風車狂人),他用家鄉的風,一步步建造自己專屬的發電廠,「布袋什麼沒有,風最多!」他希望除了節能減碳之外,還能用自己的力量,為生態能源找到一個希望。
從小愛好動手做,栽進自動控制的技能世界
從小就對腳踏車、機車構造和機械相當有興趣的李泳宗,書桌上除了課本,打開抽屜,裡頭更多的是滿滿工具,小學五年級自己學會了修理腳踏車,六年級時更是開始拆解整輛摩托車,僅僅靠自己動手拆裝,就摸透了車輛機械構造,在高中時甚至已經可以幫忙維修了。
和多數怕小孩搗蛋弄壞東西的家庭不一樣,李泳宗有個放心且放手讓孩子嘗試的父母,「拆壞了沒關係,再拿去給老闆修就好了。」因為有家人的支持,讓他從小就有自我學習和無盡探索的機會。
因此他在就讀高中時,就有自己想法選擇汽修科,雖然最後考上的是新營高工「自動控制科」,剛開始有些失望,就讀以後卻發現,自動控制和想像中的不一樣,「有很多技術實務應用,我研發的風車,運用到學生時期學習到的實用技術和理論!」
循序漸進的學習道路,從自動控制到研發風車不停學習新技能!
自動控制科可以學到有關電子、電機、數位電路、微電腦控制、氣油壓原理及介面技術等知識,透過電路或程式設計來實現各種自動控制演算法,具備機電整合專長。李泳宗說到,以自己經驗來說,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高一時學習基本的加工及手作原理,高二及高三時才開始正式手作及操作加工技術,像是鋸鐵片及操作相關機具等。還有在實習課時,能獲得一般高中生所學不到的工作實務經驗。
高中畢業後,李泳宗到親戚家的汽車保養廠歷練,「雖然我不是汽修科畢業,但小時候對機械的愛好,加上學校機電整合實作,讓工作順利接軌,並且比一般汽修科了解更多電子和電機。」之後他再到 TOYOTA 公司上班,在大型企業歷練了不同的經驗,在幾個月的期間利用放假的時間,回家親手蓋自己的修車廠,從無到有慢慢建造起來。
在 2008 年之前,修車廠的經營一直是很穩定的,後來碰上金融海嘯,自營的修車廠有所影響,當時李泳宗就想要在工作空檔尋找副業,讓自己維持忙碌。他想到,家鄉東石靠海,冬天的風總是特別的大,也看到國外媒體報導能源相關問題及風力發電的研究,「那我也可以來做做看風力發電。」念頭一產生,如同當年建起屬於自己的修車廠,這次要建造「會轉動發電的風車」。
建造風車的路上一波三折,正面迎接不輕易放棄
當時國內尚無自造風車相關案例,李泳宗參考國外案例,並運用了在學校學到的技能和知識—自動控制科必學的電機與電子結合及機械機構自動化,像電路、控制的迴路和以汽油壓系統。土法煉鋼的方式自己造風車,一開始先使用汽車的零件及發電機改裝,在反覆研發七個月後,才終於成功做出可以發電的風車,並不停地繼續研究做改善,以達到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的風車。
在漫長的研發期間,李泳宗原本只是想發展副業,但為了遠大夢想,幾乎是耗盡資金。
辛勤耕耘後,收穫甜美果實
每一隻風車都是自己李泳宗親手做的,只有部分零件是外部加工,而在自己的大大小小風車可以穩定生產後,客戶慢慢地從學校、私人農場到休閒果園農場都有。學校會拿來做教學使用,另外學校的照明、生態池的供電及魚菜共生,也都會使用到,成為學校獨立型的綠能空間。
李泳宗也會在學校、社區和企業開設親子課程,讓小朋友動手做,一邊可以學習不一樣的能源和節能知識,一邊讓小朋友在動手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越來越多單位會邀請他來開設課程體驗活動。
技能很重要也要不斷進修自己
李泳宗說,從事相關工作當然是要有相關證照的,但是真正學到的技能更加重要,在工作上運用自己所會的技能才會更加的上手。學習是不間斷的,多學習不同的知識也會增加自己的視野,千萬不要浪費全部的時間在玩樂上。「所有學到的東西,一都定能夠學以致用的!」
圖/由技職大玩 JOB 授權提供
本篇文章由 技職大玩 JOB 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技職大玩 JOB 為高雄科技大學承辦之網路平台,除了舉辦多種職業活動、線上線下展覽與工作坊外,也讓學生透過相關文章與影片了解技職體系,成為牽起學生與技職體系的橋樑。
你還在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向嗎? 3 分鐘測驗讓你找到潛在的能力與特質!
相關標籤
如何輕鬆寫好學習歷程檔案?
讓Yory優歷的 AI 輔助寫作評鑑,帶你快速掌握寫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