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群科職人特寫】 相信一技在手,可以擁有不一樣的人生道路—新營高工模具科教師 高賦沅
技職大玩 JOB|2024-10-02
瀏覽數:112


他,是第16屆教育部「技職之光」技職傑出獎證照達人,累積鉗工、CNC銑床、CNC車床、塑膠射出模具、沖壓模具、高週波熱處理、滲碳滲氮熱處理、電腦數值控制銑床工等8張乙級技術士證,累積共13張證照且不斷持續增加中。


他,更是許多競賽常勝軍: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ITEX機械類金牌及生活類銀牌、韓國發明展銀牌及銅牌、連續2年全國技能競賽南區初賽CNC銑床職類金牌獎、第40屆國際技能競賽CNC銑床職類儲備國手,還擁有「離合器及蹄片結構」、「剝殼輔助器」等新型專利。


他,是國立新營高工模具科教師,當年就讀模具科只是偶然,但這個選擇,讓他在教育的舞台改變著許多孩子的未來。


偶然與好奇,從模具科開始的初心


「國中時念放牛班,那時對讀書沒什麼興趣啦!」


但鄰居常會帶模具科上課作品回來分享,引發了高賦沅的好奇心,又剛好模具科有位老師,都會到家中經營的理髮廳理髮,聊天時常說著模具是在學什麼。「我想,自己蠻喜歡動手實作,就這樣決定去念新營高工模具科。」


高中畢業後,為不造成家裡經濟負擔放棄已考上的私立大學,原打算去職訓中心後直接投入職場,分擔家中經濟壓力,但進職訓中心後才知道在參加全國技能競賽獲取名次後可以保送國立大學,學費負擔較輕。「燃起了希望,雖然讀書不在行,但我相信憑著自己的實作能力,或許可以開啟不一樣的路!」


最感謝職訓嚴師,克服巨大壓力最終獲得好成績


成功的背後是一般人不知道的辛苦汗水、淚水與龐大壓力累積而成,「技高一畢業就自己去了職訓中心,我的指導老師鄧老師,他相當嚴格也非常兇,剛開始接近半年訓練期間天天被罵,還不能在學員面前哭不然連哭這件事都會加進去罵,只能回到宿舍時自己偷偷哭。面對每天龐大的練習量跟壓力間同時,跟我感情很好的外婆離開,對我精神衝擊相當大,但不變的是哭完還是要去面對,一直跟自己說不要放棄!否則這段時間和努力就白費了。」


雖然第一次參加全國技能競賽就獲得南區初賽金牌,但決賽時卻因失誤而錯失獲獎機會,高賦沅一度放棄培訓轉往業界工作,但失敗不是逃避而是面對,他至業界累積豐富實務經驗回歸,將努力和壓力轉化為成績的證明,再度獲得南區金牌及全國決賽銀牌的同時也成為國際技能競賽儲備國手。


走上教育之路,為孩子們撐把傘


憑藉不放棄的毅力,高賦沅如願保送國立大學,再回到母校實習後考回任教,一路不停歇地奔向目標。回憶起艱辛時光,他堅定表示:「如果再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一樣的路,因為我的人生因此改變。」


在他也成為教師後,才知道恩師當年除了教導專業技術與訓練外,也用嚴厲的態度讓選手磨練抗壓性,以面對更高層級的競賽。也看著鄧老師對教育付出的榜樣,高賦沅想著也要像恩師當年,幫助跟自己一樣的小孩,一直把考上教師當目標,經歷過許多考驗與磨練的他說:「回想以前的我是沒有傘的小孩所以要跑很快,現在的我想替這些沒有傘的孩子撐把傘,是我對於教育的原動力。」


熱情 打造出有溫度的場域和充滿感恩的成績


外界常誤會「模具」指的是建築板模,其實製造機械首先要先有模具,重要性不可言喻,目前僅有七所國立技術高中設科,新營高工就是其一。


去年12月揭幕的「模具先進製造技術應用中心」整潔明亮,有著數台價格不斐的且多樣的數控加工機械,進門後獨特水族箱中擺放許多模具加工刀具不僅吸引目光更打破舊有的刀具學習方式,另一旁看板則展示學生們優異表現。


圖/由技職大玩 JOB 授權提供


這一切都是高賦沅與模具科其他老師們的努力,許多企業邀約產學合作、提供軟體、工具與刀具。「從零到有,特別感謝多家企業提供嶄新設備和軟體,讓學生能夠與業界最新技術接軌,利用自己技能與經驗親自量測、畫圖規劃空間,雖然忙碌也每日監工,將這裡打造成除了專業外還富有溫度的學習場域。」


圖/由技職大玩 JOB 授權提供


陪伴,成就每一個孩子


高賦沅鼓勵學生考取多樣證照,一、二年級考取多張丙級拓增技能廣度,三年級時考取乙級增加技術深度。「給予明確目標,證照多並非不可能,鼓勵學生們挑戰學長,也一起陪著學生考取證照,和學生共同成長。」高賦沅和學生黃靖善寫下教育部技職之光初次師生同時獲獎的歷史紀錄;更值得一提的是紀錄一直在刷新,今年剛畢業學生邱琮庭超越歷屆學長紀錄考取10張證照成為新營高工證照王,尚未畢業就獲多家企業高薪延攬就業。


圖/由技職大玩 JOB 授權提供


投入培育選手除了學生自主意願、老師教學與各界資源之外,更需要家長的支持。高賦沅說,新營高工模具科參加全國技能競賽後,適逢四月底成績揭曉,只要有好成績,科主任就會率隊至得獎學生家裡貼紅榜公告,帶著榮耀給其家人不一樣的母親節禮物。


圖/由技職大玩 JOB 授權提供


技職教育重視實作,投資自己穩賺不賠


「技職教育重視實作技能,我認為最棒的地方就是做中學,書本不懂或老師講解抽象時,其實親自動手做一次就會明白。」高賦沅表示,實作課程和參加各項競賽,每次經歷過就會替自己累積不少經驗。


而高賦沅在加工領域許多年,對實務應用面經驗相當充足,但他想更深入了解更多理論知識來驗證實務結果,例如不一樣的刀具塗層特性所產生的影響、或者改變切削方式,所帶來不一樣的結果,因此繼續攻讀崑山科技大學博士班,「我發現實務應用經驗夠,仍需要去補足學術理論,現在繼續唸博班,就了解原來我之前遇到的問題,驗證了是因為什麼原理而影響到後面結果。」


他接著笑說,「讀書是超划算的投資,相比外面學專業所費不貲,回校園可以選擇有興趣或者更專業的課程不斷學習,投資有賺有賠但投資自己穩賺不賠。」


堅持做對的事,人生無限可能


「勇於嘗試、相信自己,養成把事情做好,不要有做就好的態度,有天你會感謝當時努力的自己。」當時的偶然,加上一路堅持,型塑了高賦沅這位為孩子撐傘,讓人尊敬的老師!。


技職之光是什麼?

教育部為鼓勵技職院校師生參加國際競賽與取得專業證照,94年起每年舉辦「技職之光」選拔,表揚專業領域有卓越表現學生,至高榮譽被譽為技職校院的奧斯卡獎。




本篇文章由技職大玩 JOB 授權轉載,原文連結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技職大玩 JOB 為教育部職業試探體驗計畫之資訊平台,除了舉辦多種職探活動、線上線下展覽與手作工作坊外,也讓學生透過相關文章與影片了解技職體系。

你想要看更多職人的分享嗎?歡迎至 Yory 的歷程百科!

相關標籤

生涯探索
職人分享
機械群
檢定紀錄
技高教師分享

如何輕鬆寫好學習歷程檔案?

讓Yory優歷的 AI 輔助寫作評鑑,帶你快速掌握寫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