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這個部分」一定要佔一半以上:你的思考是我們最想知道的事|輔大社會學系石易平教授
Yory 編輯團隊|2024-03-06
瀏覽數:1735


輔大社會學系石易平教授談到學習歷程檔案,他強調教授們想看到的是「歷程」,而不只是描述豐功偉業的「成果」。一份理想的學習歷程檔案,心得反思的部分至少要佔據一半的篇幅。「你的思考是我們最想知道的事情!」



訓練扎實論述與思考力的科系,出路選擇多且廣


社會學研究的是人類的集體行為、社會行為和社會互動,用微觀或巨觀的角度來理解人類在環境中的經歷,進而針對各種議題來發聲。輔大社會系的議題從老到小皆涵蓋:家庭社會學、健康社會學、老人社會學,探討貧窮甚至是抖音對政治認同的影響…等等。


社會學訓練同學的思考肌肉和研究工具,從量化的統計方法與資料解讀,到質性的訪談研究技巧和對外論述能力。舉例來說,為了減輕現代婦女的育兒壓力,希望能推動公共托育的相關政策,這需要有社會學的基礎做為打底,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說服一般大眾,幫助整個社會變得更好。


系上畢業的同學,不論是到 NGO 組織還是社會企業裡工作,想要推動社會政策或社會改革運動,都是非常有展望的選擇。需要頻繁與人互動、進行市場調查的產業,也是同學可考慮的職涯,包括商業管理、品牌行銷、各公司的人資部門。


想申請社會系?先檢視自己有沒有具備這些能力


石易平教授用三種動物來解釋,來申請社會系的同學要具備的能力。


  • 像狗一樣具有同理心:保持開放且具備同理心,願意去理解與自己不一樣的感受,也樂意和別人相處、互動與溝通。
  • 像貓一樣好奇又獨立:對身旁的人事物有好奇心,看到奇怪或不尋常的社會現象,就會想要駐足觀察甚至出手「攪動」一下。此外,貓也是非常獨立的動物,同學可以獨立進行研究嗎?這是很重要的社會研究能力。
  • 像貓頭鷹般熱愛知識:喜歡學習新東西,並且願意追根究柢的去問 Why 、 How 和 When 。


社會系教授喜歡看到什麼樣的學習檔案?


  • 有舒適的排版:在排版與呈現上,字體不能太小,重點處也應用不同顏色或大小做出標記。也不要在學習歷程檔案裡放上網路對話的截圖或海報,因為字體很小或是圖片解析度很低,相當難閱讀。
  • 有連貫的架構:有同學在檔案裡放了檳榔業者與改善清潔隊員工作品質的兩個大主題,內容很豐富,但兩個不同主題之間卻沒有連結。「重點在有系統性的表達出來,挑一個主題好好呈現就好,讓反思更有焦點。」審查委員想看到同學的個人體悟和觀點,試著用這個立場說服人,不是只把一堆資料和討論內容放出來而已。



  • 展現出三力:思考力、觀察力及表達能力,審查老師能從同學在描述學習過程、收穫與反思的字裡行間,看出你是否為具備這三力的人。
  • 詳細描述探究實作的過程:質性研究的訓練是社會系的重點之一,同學要在學習歷程檔案裡呈現出具備這樣的潛力。例如:在過去團體討論的經驗中,曾經碰到那些衝突的狀況?最後怎麼樣協商並獲得共識?把人與人互動的觀察記錄下來。對於從事過的研究或未來有興趣的領域,要把研究動機寫清楚,並與社會科學領域做出關聯。
  • 展現誠懇與真實:除了豐功偉業,有沒有哪些部分是同學需要加強的?讓自己看起來一直很了不起的話,教授可能會懷疑,這是不是 ChatGPT 寫的?有一些天真的想法或有點拙,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展現了誠懇與真誠度。
  • 運用當下的資源:假使有兩個都參加過同一個學校的社會營的同學,其中一個只在學習歷程檔案裡附上證書,另外一個人沒有附上證書,但卻描述了參加社會營以後被啟發的心得,因著這個心得又找了另外一本書來看,接著又接觸了某個 NGO ,讓他決定往社會系發展。後者的學習歷程檔案,一定會更加的精彩。


即使沒有參加營隊,生活中也有很多素材可以成為思想的題材。有同學曾經在一個暑假幫乾媽的商店顧店,從中觀察來消費客人的社經地位,進而做出當地的市場分析,這也是很棒的例子!「學習歷程檔案不是軍備競賽,不是為了讓大家從高一就開始痛苦,忙著累積豐功偉業。」運用自己擁有的資源,好好的思考、消化、觀察與分析。


「這個內容」要佔學習歷程檔案的 50%


社會學相當注重同學的心得反思,心得反思至少要佔據學習歷程檔案一半的篇幅。思考能力的呈現與書寫的內容非常有關,以下整理四點供同學參考:


  • 包括對社會議題的反省:同學要對社會學的經典議題有基本想法,這些概念對你帶來什麼影響?在現有的社會議題上,哪些事情讓你特別有感受?
  • 有反思過的立場和觀點:同學要在反思內容裡提出個人立場和觀點,也要有實際行動。若對勞工議題有興趣,應該要去圖書館找相關書籍,引用相關新聞…等等。
  • 有被接受或拒絕的經驗:進行質性訪談研究時,被拒絕是很常有的事情。同學從中怎麼修正邀請方式?或是透過資料蒐集了解人們為什麼要拒絕?這都可以有非常細微的思考與觀察。
  • 從更廣的角度做出解釋:針對某議題的心得反思時,不要用「勵志故事」的方式來撰寫。教授要看的不是國父革命 11 次才成功的勵志章節,理解的觀點要從個人議題擴大到整個社會體制:遲遲找不到受訪者或不斷被拒絕,有可能是源於少數族群的社會壓力。諸如此類的事情,要用更大的集體經驗去理解。


選你喜歡的,才會讓你在人生裡撐比較久


對於想探索對社會系熱情的同學,這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同學會想從社會學的觀點來解釋、從不同的角讀來解讀同一件事,也接觸社會學的知識並翻找過相關書籍,那麼就是喜歡了。「不要一直想自己『適不適合』,如果真的喜歡就會有強烈的動機。」


在製作一份好的學習歷程檔案之餘,同學一定要明白:社會科好,不代表就適合唸社會學。教授說,「你擅長某一件事,就一定要做那一件事嗎?」不要把「我很會」跟「我想要」搞混。做「你想要的」而不是「你會的」,才會在人生裡撐比較久。


建議同學真誠的問自己:「在這個階段,我想要的是什麼?」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之後,還要實際的調查、探索與了解,才能一步一步實踐熱情。




本文章及影音內容著作權為 Yory 平台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想知道其他教授怎麼看學習歷程?看更多 Yory 教授專訪!

相關標籤

學習歷程
科系探索
輔仁大學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學系
社會科探究與實作成果
心得與反思

如何輕鬆寫好學習歷程檔案?

讓Yory優歷的 AI 輔助寫作評鑑,帶你快速掌握寫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