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炯德 臨床心理師|2022-02-11
瀏覽數:20324
你聽過「支援前線」這個遊戲嗎?
這是大學營隊很喜歡玩的團康活動,遊戲的規則很簡單,主持人會敘述一系列需要的東西,像是:9 雙鞋子、1 頂帽子、8 件外套,然後同隊的人就要集結出對應的物品,先完成的小隊就可以得分。這遊戲能夠凝聚向心力,活絡團隊氣氛,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會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付出自己身上的東西來完成任務。
這遊戲有趣的地方在於,有時候需要拿出非常荒唐或奇特的東西,有些可能是大多數人都有,但不見得那麼願意拿出來(如:臭襪子),有些則是幾乎沒什麼人有(如:普心課本),這時大家就要想盡各種辦法找到。
支援你的人生價值
後來在一次的工作坊中,我發現了這個遊戲的變形:
- 主辦方要求我們寫下各自的十個個人特質或價值(寫在小卡上),
- 然後他們會公佈各式各樣的任務,以及所需要的條件,像是:參加奧運,需要 5 個體力、1 個教練、8 個愛國心。
- 這時大家就要去湊齊符合條件(或是能說得過去)的小卡(如:喜歡運動,有領導力,願意付出等),才算是有完成該項活動,一樣是比哪一隊得的分多。
- 最後,各小組再各自帶開,討論剛剛過程中帶給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當時,有個夥伴分享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話,他說:「我們會很努力的迎合與投入某個任務,但很可能我真正具備的條件與特質,這個環境並不適合。只是當我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擁有哪些特質時,容易會覺得再努力一點就可以達成,或是被其他外在條件影響,反而讓自己就卡在裡面了。」
「所以,好好認識到自己擁有哪些特質與價值,然後找到能發揮的任務,比一窩蜂的投入還更重要。」那天帶領我們的教練這麼結論。
找到一件你真正想做的事
在看《一人創業》這本書時,書裡也提到很相近的概念,作者認為:「迎合市場的創業,多以失敗收場。而當你能聚焦在一件『真正想做』的事,再修改成商業模式,並讓這件事對他人有幫助,通常就能成功。」
他也提供了幾個幫助自己尋找「真正想做的事」的整理方法:
- 小時候,你對什麼事情最熱衷、最著迷?
- 寫出「日常所做的事情」。
- 寫出「做起來得心應手的事情」。
- 寫出「自己的弱點」。
- 問別人關於自己的事情。
作者提到,透過上述的整理與探索的過程中,如果有讓自己覺得快樂、有想像空間、燃起使命感的事情,就是在暗示這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但如果感到低落、被強迫、或是心煩意亂,那全都不是「真正想做的事情」。因此,我認為作者所說的創業,指的是「創造一個自己喜歡做的事業,然後剛好又能養活自己。」
而要創造出這樣的事業,當然得重新回到自己身上,由自己出發,去看到自己過往的人生軌跡中,在做哪些事情時,是感到快樂、投入,甚至不用人逼,沒有額外的酬賞,自己就願意去做的,且當面對挫折與失敗時,仍會想方設法的去克服,或是就算一段時間不想碰,最後還是會回到那件事上。亦即「尋找一件你不用刻意,也會持續想做的事。」
「尋找」完了之後,就要開始進一步「拆解」,可以透過詢問「5 個為什麼」的方式,幫忙自己探索會想做的事情,背後潛藏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找出所有的原因之後,往往也找到了自己所具備的特質與價值,也就是有真正的認識了自己擁有的是什麼。
所以,最後一步就需要「再造」重新排列組合看看自己擁有的特質與價值,能不能直接對應目前社會中有的某個職業或事業,如果有,那就可以省力不少,但還是可以看看怎麼把該「工作」調整成更符合自己想做的事情。
假如沒有的話,就可以來認真思考看看這件符合自己內在價值所「想做的事」,是否會有一些人想得到相關的幫助,且願意付出報酬,然後「打造」出一個能讓兩邊可以平衡的方式,這樣一來,過一個斜槓或是創業人生,也就不遠了。
不如就從煮一碗湯開始
最後,如果覺得還是有點困難,不知道可以怎麼開始,或如何著手的話,也可以參考《設計你所愛的人生》先玩一個遊戲。想像你正要煮一碗湯:
- 先決定要煮什麼湯,列出需要的食材。
- 想一下這些食材。也許你受到某個新食譜的啟發,或是你喜歡即興發揮,也或者你手邊的材料有限,所以想更換食材。
- 選擇。比方說,你決定嘗試新的食譜,但想以手邊現有的材料即興發揮,以你自己新的方式烹煮。
- 實踐。煮出你個人獨一無二的湯,盛在一個美麗的碗裡,和想分享的對象一同想用,創造一段美好的經驗。
一起來動手試試吧!
延伸閱讀:《一人創業:創業就是,做好一件你真正想做的事》。坂本憲彥。遠流。2019。
本篇文章由 李炯德臨床心理師 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我們是兩位校園心理師,在看到許多迷惘、困惑的心靈後,希望讓大家能夠知道,其實我們都一樣,你並不孤單,使這裡成為一個能夠彼此陪伴的地方。
我也想試試看生涯版的支援前線
+1
相關標籤
如何輕鬆寫好學習歷程檔案?
讓Yory優歷的 AI 輔助寫作評鑑,帶你快速掌握寫作重點。